【專欄文章】銀天下《李伯璋專欄|癌症死亡連三降,未出現超額死亡!分級醫療見真章?》
新冠疫情期間癌症患者不敢上醫院回診,醫界擔心延誤治療,但研究結果卻出乎意料,醫學中心門診、住院均萎縮,癌症死亡人數竟連續3年下降。
2012年我由成大醫院借調到衛福部臺南醫院擔任院長。2015 年,台南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登革熱。有一天,急診室主任告訴我,急診來了一位登革熱病人,已經用蚊帳保護,以免蚊子叮了他,又去咬其他急診室病人。
沒想到當天晚上,急診室突然湧進幾十位登革熱病患,整個急診室都掛滿了蚊帳。幸好當時的護理部主任謝立韋很機警,馬上展開護理人員工作調配,給民眾很安定的信心。
還記得當時的衛福部次長林奏延打電話給我,叫我立刻空出 2 個病房,我想,台南醫院「生意」再怎麼不好,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空出 2 個病房,但仍決定暫緩收治門診轉入的住院病人,並在急診室張貼布告,一開始寫「不是重症的病人請不要到台南醫院」。但病人真的太多,隨後就改為「不是登革熱,就不要來了」。
各自發揮強項是最好的經營策略
雖然登革熱並不像 SARS 具傳染性,但身為公立醫院,自然義無反顧必須擔負起公共衛生的責任。
當時台南市民因為對登革熱的恐懼,全湧向了成大醫院的急診室。成大醫院當然吃不下,尤其還有很多內外科重症病患需要治療或開刀。當時我們跟成大醫院建立密切的「綠色通道」,病情比較穩定的病人轉到台南醫院觀察治療,需要用到葉克膜、加護病房等資源,或年紀比較大的高風險病人,就安排在成大醫院。雙院很成功地做好分流,面對登革熱風暴!很多台南市民也因此重新認識,台南醫院的醫療水平相當到位。
我更感受到落實分級醫療的理念與價值,醫學中心成大醫院與區域醫院台南醫院相互支援,發揮各自的強項,才是最好的醫院經營策略。
我也深切體認到,病人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病是大病或小病,但一定會在乎自己生病時,能找到教授級名醫看病,直接到醫學中心看病或手術,是很現實的人性問題。
但目前在各層級的醫療院所醫師,都在醫學中心接受過完整的訓練,他們的專業能力絕對沒有問題。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設備當然不太一樣,能夠提供的服務內容也會不同,我們要改變民眾就醫心態,除了政府強而有力的宣導外,強調「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配套,才是最務實的辦法。
要改變民眾的就醫習慣並不容易,只要方向及策略正確,凡事正面思考看待,才有改變的機會。
健保署當年彙集公聽會、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及專家學者的意見,擬訂分級醫療6大策略,分別是:1提升基層醫療服務量能、2導引民眾轉診就醫習慣與調整部分負擔、3 調高醫院重症支付標準、導引醫院減少輕症服務、4. 強化醫院與診所間合作服務,提供連續性照護,5. 提升民眾自我照護知能、6. 加強醫療財團法人管理。
為了推動分級醫療,鼓勵院所垂直整合,健保署各分區組長同仁和我到各個醫院做拜訪,截至 2022 年 3 月底,共組成了 81 個策略聯盟,有 7173 家特約院所參與。
疫情期間癌症患者死亡未增反減
未料當時為推動醫藥分業所做的努力,卻在新冠疫情期間逐步實現。2024 年初,臺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院長陳怡樺的研究調查報告指出,臺灣在 2020 年至 2023 年平均超額死亡率約 3.3%,約是OECD 國家的 1/2,顯著低於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疫情期間中風、心臟病、癌症等疾病的超額死亡人數未有顯著增加。
其次是新冠疫情期間國人減少就醫次數,且自動往分級醫療靠攏。原本疫情之前,健保希望大型醫院每年可以減少 2% 的門診量,沒想到疫情期間門診人數自然減少。
2015 年至 2021 年就醫大數據顯示,疫情爆發前後的就醫人數明顯出現變化,因為民眾擔心至醫院看病,增加感染風險,2020和2021 年的大型醫院門診及急診就醫人數急遽下降,許多慢性患者持慢性處方籤至藥局拿藥,顯見藥師在防疫之戰中扮演重要的功能。
進一步分析,2021 年整體門診數量降幅達 16%,住院人數降幅 23%,急診就醫人數降幅更來到 59%,到了 2022 年,降幅更是明顯。調查顯示,大型醫院醫療量能降幅最大,相較之下,基層診所影響較小,而這也意味著很多病患根本就不需要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掛號、至門診看病。
此外,當時不少醫師、專家預估受疫情影響,眾多癌友會延誤治療。令人訝異的是,癌症死亡人數卻持續下降,與公衛學界、臨床醫界預期結果大相逕庭。統計發現,與前一年相較,2020 年癌症死亡人數下降 2.7%,2021 年下降 1.6%,2022 年更是下降 2.9%。
很多時候,我們的想像空間跟真實世界數據會有落差。最值得探究的是,從調查結果中並未出現眾多公衛學者所預期的「超額死亡」,在分析內政部死亡登記人數後,發現實際死亡人數比預期的死亡人數還少,這與專家預估結果背道而馳。
其中又以肝癌減少人數最為明顯,我覺得關鍵應該在於過去幾年健保全給付C 肝患者合併肝癌病人,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有效清除體內肝炎病毒達到治癒的目標,讓肝癌存活率延長。
其次可能在於台灣「非藥物作為」做得很好,例如,透過藥局實施「口罩實名制」,讓每個人都能買到口罩,而其幕後功臣就是健保雲端資料系統,原本為了分級醫療、減少不必要的藥物及檢查等醫療浪費,而精心規劃設置的平台,沒想到在新冠疫情期間立下大功。
我們一直希望民眾不必要就醫行為要改變,讓整個醫療服務的點數能夠下降。對醫生而言,他不必做那麼多不必要的醫療行為,健保資源可以讓每位醫師有合理的待遇。
不過,若有醫師只是想要拿到更多的錢,那就會是另外一個故事,即可能鼓吹病人多做自費醫療。
總而言之,要落實分級醫療,只是把壓力放在醫院跟醫師身上不是辦法,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應該要推動「使用者付費的部分負擔」,一旦民眾端有使用者付費意識,優化醫病決策共享,整個健保改革的分級醫療才有落實的可能性。(責任編輯:林倖妃)
(李伯璋為前健保署署長。本文摘自李伯璋、李樹人著,《面對人性,務實健保改革:台灣人民應該認識的全民健保》,新學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