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專訪】民眾若拿藥、檢查只為心安,健保會垮!超高齡社會下,你該怎麼正確看醫生?臺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教授、前健保署長李伯璋專訪

採訪/王美珍、顏理謙 文/顏理謙 攝影/日常散步‧李盈靜 場地協力/普莉斯咖啡館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全民健保走過30年,雖為國人帶來完整的醫療照顧,但當台灣面臨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健保財務問題也迫在眉睫。迎向2025年超高齡社會之際,臺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教授、前健保署長李伯璋特地接受《50+》採訪並提出建言,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精華:

在台灣,醫療生態的重中之重就是健保。

早期沒有健保,人民生病時無法得到完善的醫療照顧。但是,有了健保以後,又出現其他問題。我認為,現在健保面臨的危機,就是沒辦法讓醫療體系的工作者獲得快樂的工作環境。

我在民國68年開始學習當一個外科醫師。那時候,哥哥李伯皇和老師李俊仁教授在桃園醫院做腎臟移植,我一畢業就過去上班。當時,抗排斥藥物不是那麼有效,很多病人在移植手術後會出現急性排斥或感染的併發症,醫生要付出許多心力照顧病人。但是,當病人好起來,就是新生命的開始。

台灣醫療當務之急:讓醫療工作者快樂  病人才能受益

健保的出現是為了照顧全台灣人民的健康。可是如果要提供好的服務,必須先有快樂的醫療人員。醫療體系的工作人員都過得快樂,所有病人都能受益。

現在,醫護人員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健保資源出了問題。很多人期待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我承認,越多錢當然可以做好越多事,但沒有妥善運用、浪費沒有改善,再多錢都不夠。此外,如果只想透過調高保費等方式開源,政治後座力也難以想像。我認為,與其強調開源,不如先從節流的管理做起。

民眾該有的基本觀念:什麼是健保總額制?何謂固定點值、浮動點值?

台灣健保是總額制,今(2024)年大約8,700多億。健保總額分成醫院、西醫基層、中醫、牙醫,支付費用大致涵蓋藥品、特材、檢驗檢查、醫療人員提供醫療處置的診療費、看門診的診察費等。

所謂總額制,代表整個健保一年能花用的數字是固定的。每年,健保署會預估次年健保支出,並以此編列未來各醫療院所向健保署請款的總金額上限。

當民眾使用醫療服務時,醫療院所可以依此向健保申報點數。正常來說,健保點數1點為1元。但如果民眾的實際使用量超出預期,各醫療院所申報的點數增加,在總額固定的情況下,點值就會變低。這代表,醫療院所可以領到的金額也會打折。比方說,當醫院被打9折時,1點就變成0.9元;若被打8折,1點就變成0.8元。這就是「浮動點值」的概念。

不過,藥品給付始終以1點1元的方式支付,也就是採「固定點值」。因此,當藥品浪費愈來愈多、民眾領了藥不吃藥、醫師開了不必要的藥,都會造成醫療人員勞務付出的浮動點值被擠壓。

大家可節省的健保兩大浪費:不必要的藥品、不必要的檢驗檢查

目前,台灣健保存在兩大浪費:第一,是不必要的藥品;第二,是不必要的檢查。

如同前述,在醫院收入中,藥品費用屬於固定點值,因此,如果藥費的比例越高,能給醫療人員的費用就會變少。

以前,我們預估藥品費用在總額裡佔25%,但現在已經超過32%。當然,我們都應該給病人好的藥品,而且新的癌症用藥費用也越來越貴。這些都是無可避免的,但同時也應該檢討許多不必要的藥物浪費,很多民眾到醫院拿了藥,並沒有確實吃藥,只是「拿了心安」。(相關閱讀:慢性病長輩抱怨頭暈?小心多重用藥風險!老人醫學科醫師:常見的4種多重用藥,嚴重可能致命

檢驗檢查也是一樣,很多並不是病人真的需要的。

數據顯示,每年有5%民眾拿到醫師開立的檢驗檢查單,卻沒有做檢查。這些人是拿了單子,隔了2~3個禮拜後發現自己好了,乾脆不去了。還有些人是做了檢查,卻沒去醫院看報告。這些費用都是無效、浪費的。

但是,醫院做了檢驗檢查後,可以跟健保申報,這也排擠了分配給醫療人員開刀、看診的費用。

分級醫療如何落實?怎麼判斷自己該去小診所還是大醫院?

另外,說了很多年的分級醫療,卻始終難以落實。

很多民眾的症狀其實不需要到大醫院,去了大醫院,做一大堆檢查,又浪費了健保資源。當然,從醫院的角度來看,做越多檢查,申報費用越多;有些醫生有「防禦性醫療」的觀念,認為多做一些檢查,哪天不幸被病人告,自己才能自保。這些是人性的問題。

但是,如果能管控檢驗檢查量,大醫院就不會那麼擁擠,醫護人員也不會忙不完、心情差。

當初,我們訂下的目標是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每年要減少2%門診量。但是醫學中心的壓力很大,因為病人還是一直來。

其實,大醫院未必想要這麼多病人。特別是醫學院的附設醫院,除了醫療服務,還有教學、研究的責任,病人這麼多,要怎麼做研究?

如果能確實執行分級醫療,當病人到診所看病,醫生發現病人需要做電腦斷層時,可以將病人轉診到大醫院。醫院會保留名額給合作診所,透過轉診,好處是反而會比病人自己去大醫院掛號更快。

在香港,假如醫生認為你不需要做電腦斷層,你卻堅持要做。檢查之後,如果有問題,保險會給付;但如果身體沒問題,費用就要自己負擔。

當然,很多年輕醫生認為,不做檢查,怎麼知道病人是不是有問題?我打個比方,如果有人昨天熬夜打麻將,隔天頭痛到醫院看病。醫生擔心,頭痛會不會是因為長了腦瘤,所以幫他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之後,如果沒事,那也沒關係,如果有事,那就是醫生很厲害。可是如果病人頭痛,先讓他吃個止痛藥,或是隔天睡飽一點,頭可能就不痛了。

所以,有時候「時間」是重要的治療工具,醫生要站在病人的角度考慮,病人也要有耐心。(相關閱讀:暈眩、頭暈、耳鳴,門診常見民眾吃錯藥幾十年!耳科權威賴仁淙:避免3種食物,易引發頭暈頭痛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何時該去診所,何時去醫學中心?

基本上,急、重、難、罕病救治是去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但如果是慢性病,或是感冒、拉肚子等急性症狀,可以去診所。而地區醫院,就相當於聯合診所的概念,很多醫生在那裡共同工作,也提供一些基本的檢驗檢查設備。病人可以先去診所,有需要再轉診去大醫院。

當然,有些診所不見得想把病人轉走,而對大醫院來說,病人是生財工具,不願意轉下來,所以這時候就要靠政府明確的政策了。

給付標準要調整  醫護人員照顧重症病患應拿到較高費用

另一方面,給付標準也要調整。

比方說,醫護人員照顧重症病患時,應該讓他們拿到較高的費用。或者像是神經科醫師,他們看每一位病人都要花很長的時間,但是給付卻很少。那麼,他到底要慢慢看,還是趕快看,才能多看一些病人?

現在,門診醫療費用占了70%,住院只占30%,但真正最需要醫護照顧的都是住院病人。台灣每年住院件數大約300萬件,一直以來都相對穩定,但是門診就醫次數、檢驗檢查、藥品占比卻不斷增加。

要達成健康台灣  民眾必須做出選擇

所以我認為,壓力不能只放在醫院和醫師身上,民眾也要做出改變,才能一起創造好的醫療生態。

新冠肺炎期間,病人不想去醫院、診所,形成了「自然分級醫療」。醫院認為,可以申報的總額變少了,但其實點值是變高的。掛號費雖然變少了,但是健保署還是有給予補助。

疫情過後,病人又回來了。有同事說,這是恢復正常。但我說,這是「恢復不正常」。

賴總統上任前提倡「健康台灣」,但我認為,健保改革才是重點。我們希望減少不健康餘命、降低國人慢性病,可是,如果醫生沒時間好好幫病人看診,如何減少?

大家常自豪台灣的就醫可近性好,但其實醫界也該自省,醫療資源是否有濫用。民眾需要體認,想要好的醫療環境,自己也有責任。因為,如果什麼都不用錢,等到醫療環境崩潰了,最終受害的還是我們。

相關閱讀:李伯璋、李樹人著,《面對人性 務實健保改革:臺灣人民應該認識的全民健保》,新學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