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
「食品安全政策的未來發展:法規與監管的挑戰與機遇」研討會
「食品安全政策的未來發展:法規與監管的挑戰與機遇」研討會
【2024/07/23】
臺北醫學大學舉辦「食品安全政策的未來發展:法規與監管的挑戰與機遇」研討會,匯聚多位專家共商食安政策新方向
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於2024年7月23日舉辦 「食品安全政策的未來發展:法規與監管的挑戰與機遇」學術研討會。此次會議旨在深入探討當前食品安全政策面臨的多元挑戰,並致力於構建更為積極、全面的政策框架,以應對新興的食品安全議題。本研討會涵蓋食品安全及公共衛生等多個領域,多位學者及專家應邀與會,包括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廖凱威、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施純光、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兼副檢驗長麥富德等。
李伯璋主任敦促多方協力重拾食安信心,共創健康飲食環境
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伯璋致歡迎詞。他敦請政府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並完善相關法規。同時也指出食品業者恪守職業道德與誠信經營的重要性。他表示,唯有社會各界保持希望、相互信任,並採取積極行動,方能為全體民眾構建一個可靠且值得信賴的食品安全體系。
林靜儀政務次長:全球化下食品安全面臨多重挑戰 部會攜手應對
衛生福利部林靜儀次長深入探討了當前全球化進程中食品安全所面臨的多重挑戰,並提出了相應的因應策略和未來展望。林次長強調,食品安全管理是一個從農場到餐桌的全面過程。衛福部透過跨部會協調機制,整合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協調會報等平台,確保食品安全政策和制度的有效執行。
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1.食品貿易風險:國際貿易爭端和自然災害可能影響食品供應鏈的穩定性,同時不道德行為可能導致食品摻偽和假冒。
2.氣候變遷影響:極端氣候現象如洪水和乾旱,對食品基礎設施和安全構成威脅。溫室效應導致高溫加速食品腐敗,增加了食媒性疾病的風險。
3.人力資源問題:餐飲業和食品加工業面臨人員高流動性和外籍從業人員培訓不足等問題,可能導致食品安全衛生步驟被忽視,影響食品安全。
4.新興技術挑戰:可食用昆蟲、細胞培植肉、3D列印食品等新技術,以及新興基因體和育種技術的應用,對食品安全監管提出更高要求。
5.新商業模式:食品外送平台、雲端廚房和智能販賣機等新模式的興起,需要相應的法規標準和管理措施進行調整,確保食物在運送過程中的安全性。
因應策略與未來展望
針對上述挑戰,衛生福利部提出了一系列因應策略。首先,透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技術,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的智能偵測和預防能力。其次,修訂相關法規標準,確保其能夠與時俱進,並與國際接軌。同時,強化食品安全教育和公眾參與,提高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
衛福部亦將透過多元管道宣導食品安全,例如利用Line、IG、FB等平台,加強與民眾的對話和溝通,確保食品安全訊息的準確傳達。針對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挑戰,衛福部將持續研究和制定相應的標準和政策,確保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完善。
林次長最後呼籲,面對全球化帶來的食品安全挑戰,政府、業界、學界及消費者需攜手合作,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以確保國民健康和食品安全,應對全球化時代的挑戰。
廖凱威副教授強調全方位協作於食安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廖凱威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數據並指出,全球每年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因食物污染而患病,其中40%的食源性疾病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並有多達200多種疾病是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物而引起。廖教授進一步闡述導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
廖教授強調,一般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及新聞最為在意,自2011年塑化劑事件爆發後,國人對於食安的關注度逐漸提升。塑化劑除了食品之外,也會添加於化妝品、香水等產品中,使台灣民眾暴露於這些化學物質的風險較其他國家仍然高出許多。
廖教授建議,台灣應比照德國食品研究所的研究方式進行食品檢驗與採購。美國國家健康營養調查(NHANES)也定期收集民眾的尿液、血液樣本,並定期發布報告,建立國人暴露標準,可以在第一時間追查污染源,確保食品安全。
對於學生教育方面,廖教授表示,應計畫培養專才,讓業者接受監督、頒布標章,確保食品安全。風險溝通多由媒體揭露,廖教授希望媒體能夠傳達正確的知識給一般民眾,提升整體食品安全意識。
同時,廖副教授特別提到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的「北醫食安守護隊」計畫。該計畫自2017年9月成立以來,藉由學校與業者的產學合作,持續致力於建構校園及校園周邊的食品安全環境,且截至今日已培訓數百名學生,並對數百家餐飲業者進行了專業輔導。最新的SAFE(Stay Away From EDCs)計畫則聚焦於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包括對業者的輔導和認證、校園及周邊店家的宣導、學生培訓以及對公眾的教育等多面向的協作措施。
透過這些措施,廖教授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全面、有效的食品安全防護網,以保障台灣民眾的飲食健康,應對全球化時代的食品安全挑戰。
施純光教授分析:全民監督食安之重要性,維護食安,人人有責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施純光分析,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料顯示,回顧臺灣近年來之判明食品中毒案件之病因,其中細菌性食品中毒的案件數量最多,餐飲業則是最常涉及的食品類別。此現象體現出加強食品衛生管理和提升餐飲業從業人員專業素質的迫切性。而針對現行的「食安五環」政策,施教授指出了幾個關鍵問題:
為因應上述挑戰,施教授提供了相關之應對建議:
施教授特別強調,食品安全應被視為永續發展和全民健康的核心議題。他建議將食品安全政策納入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家安全會議和國民健康署的工作範疇,以確保這一重要議題得到全面且持續的關注。
麥富德董事/副檢驗長倡導採多方協作機制,得以構建安全可靠的食品供應鏈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兼副檢驗長麥富德闡述了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多元與複雜性,並強調建立一個安全且可靠的食品供應體系需要政府部門、產業界、學術界和公民社會的協同努力。
麥董事指出,食品安全風險涉及生物、化學和放射性等多維度的污染因素。他引用臺灣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作為案例分析,包括近期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生物性污染)、食品原物料農藥殘留超標、農地重金屬超標(化學性污染)、塑化劑(放射性污染)和非法使用毒澱粉、餿水油等,突顯了食品製造流程全程監管的必要性。針對如何改善現狀,麥董事提出了幾點策略框架:
他進一步呼籲,食品安全乃涉及公共衛生與社會安全領域之議題,盼各界基於科學實證、預防原則和信息透明的基礎上進行明確分工與通力合作。唯通過多元協作機制,才能為消費者建構一個安全可靠的飲食環境基礎,與此同時,也能提升食品供應鏈整體的可信度,從而實現穩定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